在萨克斯的学习中,其实是非常讲究细节的,一个小细节即可决定大音色!
下面小编带大家来具体分析下,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对萨友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呼吸方法
呼吸是使萨克斯产生震动而发出声音的来源。很多初学者为了使吹奏的时候气充足,在演奏前拼命地吸气,或者对气息控制不到位,那么吹奏的音色会出现干涩发紧等情况。
这些都是因未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控制气息的方法。
萨克斯正确的呼吸方式,是腹部呼吸,就是练习瑜伽和太极拳,常说的那句话:气运丹田。也叫腹式法。
只需吸气时鼓出腹部 (连带横隔阂降落使肺部空间扩展),呼出时用力鼓出腹部以加压 (可塑造圆满的高音、小声与低音),世演出奏家、歌唱家皆用此法。
练习方法:可以感觉一下晚上熟睡的时候的呼吸感觉,频率降低,1分钟呼吸次数减少,吐息的时候气息要稳要慢。
气息控制:如果在呼气时,气流不均匀集中,可采用吹蜡烛方式。点一根蜡烛,然后深呼吸,将气流慢速均匀地吹向蜡烛,要保持蜡烛不会熄灭,如此反复的练习,做到气息随心控制。
也可采用闻花香的方法,吸气的时候上身自然放松,胸部与肋部向外扩张,要将气吸到横膈膜处,使胸腹部充满空气,这样才能使吹奏松弛自如。
二、音色表现差
萨克斯的音色表现力很强,音域宽广,既可以从把乐曲的表现力从倍弱逐渐增强,也可以从倍强渐弱再到倍弱的力度,使音色既可以高亢嘹亮,也可以婉转低沉。
初学者在演奏萨克斯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音色不优美的情况,主要就是用力挤压哨片或者口腔内部空间狭窄造成的。
如唇部过于紧张,会使声音太闷,缺少亮度;气息太强,响度虽可以,但时间短,易出现“炸音”,缺少穿透力。
如何处理:一方面要提高对音色的鉴别能力。要多听专业演奏者的作品,准确辨别音色差异;另一方面要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并坚持不懈的练习,直至形成习惯为止。
若是口型太紧,放松下巴和脸部肌肉,可以试着多含一些笛头,保持有足够的气流吹入乐器中,同时不要挤压哨片,防止哨片产生吱吱的杂音;
若是口腔内部空间狭窄,可在口腔中含适量的空气,感觉脸部被打开即可,之后做长音练习,要注意保长音的平稳有力。
三、吐音不清晰或者过重
面对这种问题,可先进行空口练习,在口中连续而有节奏的发出TUTU或者DIDI的声音,注意放松舌头,在口腔中留有适量的气体,并产生一定的压力,当舌头放松时,气流通过足够的压力使萨克斯管因震动而发声。
吐音用的是舌尖推动哨片尖端下部,舌尖与哨片的接触面积不易过大,会使气流的力量过重或者过猛,这会导致吐音过重或者吐音不清晰,要保持气流持续而舒缓的进入萨克斯管。
三、节拍无重音与不准现像
节拍需求重音是家喻户晓的,常常第1拍重了,下一拍亦是强音,除了整体都大声了,重音仍是无处可觅。
这个结果就是无节拍感,速度快时,跌跌撞撞无法均匀稳健而行,为何国外高手能飞快而不觉得快?道理就在这里。
简单来说就是节拍感很弱,可以试试手机app商店搜索,节拍器,练习的时候就用上它,1个月时间,感觉会好很多的。
1.节拍器可以培养速度概念,这对一个专业的演奏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节拍器可以使演奏更完整平稳,节奏更均匀
四、渐强渐弱与音量的错误
渐强渐弱是每个人在初学时就会了,但是会的常常是以同一角度向外开展或向心收缩,试试渐强时先以十五度角微向外扩张到一半时再以六十度角大幅度渐强,保证音乐更有弹性,更有深度,渐弱时处置办法反向即可。
分句在练习时务必分清,但习气后在演奏时则应点到为止,如此乐句既明晰也不毁坏乐曲的流利性。
总之,对于初学者来说,因技巧不熟练和方法不得当,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总结,反复揣摩、体会、实践,就会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
希望各位萨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演奏充满穿透力与感染力。
音乐之魅无处不在。让心灵与音乐共振。沉醉其中。